第四百七四章 足球的魅力-《大明次子》
第(2/3)页
打退了海盗之后,周奎直接离开,并没有过多的停留,因为周奎的任务不是剿杀海盗,他的认为是送金子回应天,至于剿杀海盗的事情,会有其他的海龙军跟进的。
与此同时的登州城中,陪着朱标的朱榔也收到了海龙军的报告,称刚刚陈祖义的海盗刚刚被击败,是否连根拔除,朱标很是惊讶,因为朱标知道,这陈祖义还是很厉害的一支海盗,据说有上万人。
不过,随后朱榔却告诉朱标,这根本就不算什么,自己真正的火炮已经开始批量生产的,等全部换装之后,朱榔还要玩一个大的。
第二日的清晨,朱榔陪着朱标一起来到了登州的足球场。
嘿嘿,没有想到到,登州有了足球场,而且不但有了足球场,登州更是有十二支足球队,他们由各行各业的人组成,这登州人对足球那是真的太喜欢了。
当然了,此时的应天也开始弥漫起了足球的魅力、
其实早在足球还叫「蹴鞠」的时候,就有大批先人们为之「痴迷」!在汉朝,作为一名「超级球迷」,高祖刘邦充分发挥了自己身为帝王的特权,大力推行蹴鞠,将自己的爱好发展成了一项专业、成熟的运动。
他在皇宫内建造了专业的蹴鞠场,四周设有围墙、看台,将其称为「鞠城」。在比赛的时候,分为两队,各队队员12名,以双方入门球数定胜负。
彼时,所用的球还是实心,运球时因为重量大,不够轻便灵活,但是,此时已基本具备了现代足球的雏形。
随着时代的发展,社会生产力、技术的进步,蹴鞠所用球的制作,也在不断改进。一直到唐朝,手艺师傅开始用动物膀胱替代之前的材料。先是将膀胱充满气,然后,使用八块皮革将其细密缝合。此时制造的球,不仅变得更加轻便,还兼具弹跳性,与现代的足球更相似。
因为球的改进,蹴鞠的规则与方法,也有了一些改变,让蹴鞠变得更加娱乐化。
球可以踢得更高,所以,球门被设置于两根三丈有余的竹竿之上。在规则上,汉朝时双方队员都是直接对抗,可身体接触,难免粗暴。
在唐朝时,赛场中央隔有球门,两队各在一侧,不直接对抗,以射门数多者为胜。当时,唐太宗、唐玄宗都十分喜欢看蹴鞠比赛,不说上行下效,就蹴鞠本身而言,少有人能抵抗它的魅力。
所以,唐朝大官小吏一时都沉迷其中。同时,蹴鞠也不再是贵族、军队的专属,这一运动扩散出去后,民间也常有人以此为乐。如杜甫在《清明》中的描述——「十年蹴鞠将雏远,万里秋千习俗同」。
可见,蹴鞠在当时社会的普遍。
但是,值得一提的是,此时女子蹴鞠也开始出现,只是她们蹴鞠不以射门为目标,而是以踢的高、踢出花样、踢的漂亮为能事。到元朝之后,蹴鞠成为了一项全民热爱的户外运动,女子蹴鞠更加常见。
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,是一个狂热的球迷,他的球技也是遐迩闻名,尤善「白打」,可谓是灵活多变、「球随心动」,甚至,能做到「终日不坠」。
但是,与他本人相比,陪他蹴鞠的官员高求则更出名,不仅是因为他高超的技术,还因他凭借蹴鞠这一「奇技Yin巧」一举获得了皇帝的宠爱。
从区区市井小民一跃成为殿前都指挥使,可谓是鲤鱼跃龙门,一朝得势,风光无两。与此同时,无论是在北宋的汴梁,还是后来南宋的临安,城内都曾聚集着一批职业蹴鞠人员,他们会定期到宫内的蹴鞠宴会上进行踢球表演,并以此为生,且算地位较高的人员。
不管是平民逆袭的传奇事迹,还是职业蹴鞠表演人员的诞生,这些都在无形中,提高了蹴鞠在人们心中的地位,刺激了蹴鞠的发展,加之蹴鞠制作技术的进步,这一切都引起了足球发展的第二个高潮。
到了南宋时期,蹴鞠的各项规章制度,更为健全。
当时,球员组建了博纳养生杯(与如今的中超联赛相当),球员团队命名「齐云社」。这个专业的蹴鞠团队,算是我国最早的单项运动协会。同时,「齐云社」还制定了谦让、志诚、尊重、温良等十项重要的赛场章程,戒酒色、多言、猖狂、赌博等十项球员禁戒。
不仅如此,此时每位球员的站位,也有了明确的分工。在《武林旧事》中,就有一份历史上最早的「@精华书阁首发名单」。名单中将参与筑球的三十二人的位置一一标明:
左军一十六人:球头张俊、跷球王怜、正挟朱选、头挟施泽、左竿网丁诠、右竿网张林、散立胡椿等;
第(2/3)页